南京掌掴幼童案:网络时代,这么多人是怎么被带偏方向的
这是视频发布者的情况说明,也就是视频中被掌掴孩子母亲的首次网络发声,看看其中有多少内容不实、不合逻辑,带偏舆论的夸大和歪曲事实。
注意看红框标出的位置,根据视频显示和其其后再次接受媒体采访后的说法,都是不实之词。所谓的“擦伤”、“打打闹闹”,是被她孩子打的孩子头部缝了六针;所谓的“作为家长我们得知情况后已经第一时间带着孩子登门道歉一次”,根本是子虚乌有;所谓的对方一家三口登门“爷爷很诚恳地给他们道歉”和“我家孩子已经点头认错”,视频里哪有这回事?所谓的爷爷打男子,是为了“防止他继续打孩子”,视频里男子已经承认是失手,哪有进一步打孩子的意思表示?所谓的男子“推倒在地”,视频可见,男子是在老人凳子砸自己头时才有的向前推的动作,哪是主动推倒老人?
图片中处处用爷爷称呼,还用60+标注,可根据警方通报,所谓的爷爷,不过是64岁。这样的表述方式和表述内容,彻头彻尾的就是一篇只说自己有理、对方一无是处、自己方毫无过错的带节奏文章。
如果按照上图的内容,既然已经领着孩子去了鲁家道歉,对方为何还要再次登门要孩子道歉?如果想打孩子,何必当时登门时不打,过后上门打孩子?这么不合逻辑、不合视频事实的“网络求助”,居然令人很多信以为真、同情感爆棚,从此立场不改、异议不听的一味支持被掌掴的孩子一家。
正是这篇“网络求助”的陈述和现场视频,连带着掌掴孩子被赋予的“南京医生”身份,一起被送上了网络热搜。评论区是信了“网络求助”之后的一致谴责和严惩之声,也将掌掴男子送到了警方通报“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刑事拘留”的地步。
自己家的孩子在学校将别人家的孩子打了两次,打成了需要头部缝针的地步,却不第一时间登门道歉寻求原谅,直到人家登门讨要说法,老人和孩子仍没有进行认错和道歉。对方家长情绪激动打了孩子,立马遭到了老人先是手推拳打,后是塑料板凳、木质板凳袭头的主动出击,为了避免自己被打采取了前推老人的动作,导致了老人摔倒骨折。
男子掌掴5岁孩子肯定是不对,但被掌掴孩子一家呢?他们的错误至少有四处,一是孩子打了别的孩子之后,没有第一时间跟人家道歉;二是人家已经上门讨要说法,还不主动道歉;三是对方打了孩子,老人立马反击,甚至动用板凳袭击头部;四是为了造成对方严厉的法律惩处,采用伪造事件经过的方式带偏舆论、混淆是非。
如果男子掌掴幼童是只犯了一个错误的话,幼童一家犯得错误更多。试想,如果第一时间登门道歉,还会发生人家找上门来掌掴孩子吗?只允许自己的孩子打别人家的孩子,不准别人家的大人打自己的孩子;自己的孩子挨打了就可以让老人“正当防卫”,却不准别人家孩子被打了家长打回来,这都是什么逻辑?那些一味力挺被掌掴孩子一家做法、玩空心思给掌掴男子寻找罪名的网友,也跟着犯浑?
事实证明,舆论喧嚣,就是一把双刃剑,可以让我们听到更多的声音,也可能被带偏到忘了理性的情绪发泄,即使是法律人,也不例外。需要对舆论、乃至本人发声,时刻保持警惕,具有逆向和辩证思维。
案件已经走到了法律程序,当地的检察院也已经提前介入,本号相关的法律分析昨天已经发文阐明了观点,就不复述了。法律,不应支持男子掌掴男子的打人行为,也不应该支持老人在男子已经停止掌掴孩子之后的打男子行为,对别人拿木质靠背凳子袭击自己、可能危及身边孩子时,应该具有推开的权利。希望当地的司法部门能顶住舆论的压力,不要也被所谓的“维权声明”带歪了司法的方向。
坚持独立的立场,保持对单方言词的警惕,尽可能的阐明正确的法律观点,一直是本号的宗旨,也是法律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,想批评的就来吧!
往期文章:监控视频下的男子打孩子和老人,法律上应该如何分解和认定?
往期文章:7死2伤案:“一颗樱桃树”引发的村里邻里凶杀,值得思考和警示
往期文章:二审维持一审判决结果,就意味着裁判公正?非也!有具体案例为证
为方便与网沟通,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:kelly489112(劳拉)为好友,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。请注明职业,以便分类建群。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。本号原创文章,未经许可,禁止其他媒体进行转载,侵权追究法律责任。